4月25日,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深情寄语全国广大青年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在学院党总支作出学习安排后,大学外语教学部党支部全体党员积极踊跃地开始了相关学习,反响热烈。5月4日13:30,大学外语教学部党支部召开线上会议,宣传委员周弘扬同志主持,党员教师们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陈旭同志: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努力做好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做青年学生在青春赛道上的引路人。我们要努力锤炼教书育人本领,发挥人文专业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教师要坚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
施宇同志:在发表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用心教,又要注重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认为我们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也要涵养德行。教师应该积极参加提高个人专业素养的教学研讨会和培训课程,而且既能够借助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能够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有趣,使知识通俗易懂。
寇俊瑜同志: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终身学习,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要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有思想的教师,培养出既有学问,又有感情的学生。
王宇飞同志:作为高校英语教师,我们要思考如何利用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的辩证分析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让英语课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我们要思考如何全方位、多角度地深挖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让学生深刻思考我国主流价值观的思想内涵。最后,我们要思考如何做好教材内容的扩充,我个人认为,中国典籍英译是对教材内容的有力拓展,可以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的英文纪录片,如《你好中国》、《美丽中国》等,从多角度向大学生展示中国的变化和国际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就像多位党员同志提到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对于塑造学生品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以人格魅力、学术造诣引领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有志青年。大学外语教学部全体教师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会继续勇挑“立德树人”大任、勇攀“教学创新”高峰。迈向新征程,我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持服务“四个面向”,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以更加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