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硕果初成。为助力2025级新生系好大学的“第一粒扣子”,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启思政之蒙,怀感恩之心——与家长共赴成长之约”为主题,举办“青马启航”新生第一堂课活动。学院领导、全体专业课教师、2025级新生及其家长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集思政教育、未来规划与亲情传递于一体的成长之旅。
活动伊始,思政教师高金滦担任主持,她以“思政是什么”为引,打破新生对思政专业的刻板印象——“思政是公交车上的善意,是面对谣言的理性,更是家国面前的热忱”,并清晰阐释了学院的培养目标:不仅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专业知识,更通过红色调研、课堂辩论、社会实践等形式,锤炼学生观察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让新生明白选择思政专业,就是选择“一条照亮自己、也能照亮他人的有光之路”。
随后,朗诵《颂我华夏,扬我国魂》拉开思政教育的序幕。王子毓、冯禹淇两位同学以铿锵之音,从山河壮丽到文脉绵长,从薪火相传到星辰大海,带领现场师生感受华夏千年底蕴与时代脉搏,筑牢思政人的精神根基;赵子琪同学演唱的红歌《万疆》,则以磅礴旋律唱出盛世豪情,激发新生“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的赤子之心。
为强化团队协作与亲情联结,活动设置了丰富的家庭互动素质拓展环节。“抓手指”游戏中,同学们紧盯“月亮”关键词,在快速反应间考验专注与默契;“珠行万里”里,一根根管道接力传递小球,串联起协作与信任;“团结一心”活动中,手拉手的同学平稳传递“集体纽带”,用“不松手、不断档”诠释团队精神。欢笑与协作间,新生们不仅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更在亲子互动中拉近与家人的距离。
榜样的力量为新生指明方向。考研上岸辽宁大学的徐义新学长分享大学成长感悟,用自身经历传递求学经验与奋斗力量;“希望之星”颁奖仪式则表彰了专业录取排名前三的新生,以榜样激励全体新生见贤思齐、奋勇争先。
针对家长与新生最关心的专业发展问题,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广东教授进行专业解读。他从培养理念、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方面,系统勾勒出思政专业的“成长蓝图”,明确学院旨在培养“有坚定信仰、扎实学识、家国情怀的栋梁之才”,既为新生指明未来方向,也让家长吃下“定心丸”。
活动最动人的篇章,当属“成长契约·感恩同行”环节。在温情的音乐中,新生们手捧鲜花走向家长,凝视着父母眼中的关切与岁月留下的痕迹,紧握那双托举成长的温暖手掌,齐声说出“爸爸,妈妈,谢谢您,我爱您”,并送上深情拥抱。简单的话语与真挚的拥抱,将深藏心底的感恩化为具象的行动,让亲情在这一刻静静流淌,也让在场师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学生情感培育与全面发展的重视。
最后,高金滦老师总结道,这堂课是“一次思政启蒙,一场温情相约,一段成长诺言。”她寄语新生以今日为起点,带着家人的爱与专业的理想,深耕学业、锤炼品格,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此次新生第一课,以大思政课的创新形式,将专业教育、理想信念与亲情教育深度融合,既为新生明晰了发展方向,也传递了学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温度,为2025级新生的大学生涯写下温暖而坚定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