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教学单位: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申报工作现已开始,请各单位组织教师做好此次申报工作。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始终遵循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切实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
二、资助领域
一般认为,冷门学科主要是指一些学术关注度低、成果产出难、研究群体小的传统人文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绝学是冷门学科中文化价值独特、学术门槛很高、研究难度极大、研究群体很小甚至后继无人的濒危学科。甲骨学、简牍学、敦煌学、古文字学、濒危语言(方言)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历史研究(藏学、蒙古学、西夏学等)、特色地域文化研究、传统文献和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等等,均属于冷门绝学的范围。
本研究专项旨在重点支持对国家发展、文明传承、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或填补空白,但目前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研究断档、亟需抢救的冷门绝学,并对边疆史、边海防史等学科领域予以倾斜,侧重人文基础研究,鼓励学者根据学术兴趣和学术积累运用新理论新方法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研究。
三、资助变化情况
1.自2020年起,本年度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分为学术团队项目和学者个人项目两个类别,申请人可自行选择其一申报。学术团队项目参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标准,一般为每项60-80万元;学者个人项目参照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重点项目的标准,一般为每项35万元。
2.视情滚动资助,对获资助的项目建立定期检查评估和动态退出机制,对评估合格的予以滚动资助。
四、申报条件
1.具有副高级(含)以上职称。
2.申请学术团队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1)首席专家应当具有正高级职称、较高学术造诣和较大学术影响力;(2)具有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队伍,包括首席专家1人,研究骨干不超过5人;(3)团队成员应当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具有承担冷门绝学课题或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学术水平和开展创新研究的能力,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4)研究团队相对稳定,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投入课题研究。
3.申请人须为课题的实际负责人。
4.凡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大研究专项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其他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学者,以及本年度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申请人,不能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本研究专项中的学术团队项目。
5.凡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学者,不能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本研究专项中的学者个人项目。
五、科技处工作安排
1.网络申报系统于9月20日至9月30日开放,在此期间申报人可登陆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https://xm.npopss-cn.gov.cn), 以实名信息注册账号后登录系统,并按规定要求填写申报信息(已有账号者无需再次注册)。按照省办要求,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2020年9月25日17时,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申报。
2.本年度申报将采取线上申报,不需要提供纸质版材料,单位申报不限项,省办将择优推荐。
3.联系人:魏静 联系电话:0411-62511085
附件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申请书(学术团队项目)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申请书 (学者个人项目)
(采编:科技处)
附件1: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申报公告(原文件).docx
附件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申请书(学术团队项目).doc
附件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申请书(学者个人项目).doc